2005年12月12日 星期一

為可持續發展、嚴控魚翅和髮菜貿易 倡議參與世貿會議人士不吃魚翅和髮菜

香港可持續發展公民議會認為自由貿易應以可持續發展為最重要的原則,一切令生態失衡、動植物絕種、地球氣候轉變和自然資源不能持續使用的貿易都要嚴格控制,甚至禁止進行。魚翅和菜的貿易就是這類活動,理應受嚴格控制和禁止。我們呼籲世貿部長級會議的與會人士不吃魚翅和菜,香港政府在世貿宴會上不供應魚翅和菜,用行動支持可持續的自由貿易原則。我們的理據如下: 


1.  根據東亞野生貿易研究委員會的調查,全球的鯊魚品種約有373種,《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列明有9種屬「極度瀕危」、19種屬「瀕危」、37種屬「易危」,但目前卻只有鯨鯊、姥鯊和大白鯊受貿易管制。


2.  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轄下的鯊魚專家小組曾追蹤出口魚翅到香港的70多個國家,統計出口的魚翅和捕捉的鯊魚數量,發現魚翅的數量遠超鯊魚的數量;統計結果顯示,有數以千萬條鯊魚「不見了」,反映「要鰭唔要鯊」的浪費情況的確存在。


3.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鯊魚貿易市場,港人每年食用1400噸魚翅,等於要屠殺大約14萬條鯊魚。而全球每年約1億條鯊魚被捕殺。鯊魚每12年才生育一次,每次生產不足10條。鯊魚被捕捉和獵殺的速度,遠比繁殖速度快。體型最大的鯨鯊和姥鯊,均因被過分捕捉而被列入瀕危物種,市場對魚翅的需求,將轉移到其他不受法例管制的鯊魚品種。


4.  採摘菜是中國沙漠化的一大原因,截至2004年,全國荒漠化土地為263.62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27.46%。全國沙化土地面積為173.97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18.12%。國家林業局提供的資料顯示,上世紀末,沙化土地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等如每5年就有一個北京市的國土面積因沙化而失去利用價值,全國受沙漠化影響的人口達1.7億。


5.  據統計,內蒙古全區在上世紀90年代後幾年間因為採摘菜而破壞的草原面積達1.95億畝,其中6000多畝已經沙化。


6.  對於菜,國務院已於200091日 發出禁止採集和銷售的禁令。禁止在沙漠邊緣地帶和林地、草原開墾耕地。200511月中經網報導,中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禁止采集菜,徹底取締菜及其制品的收購、加工和銷售。


7.  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2004年修訂)第六章第三十六條明文規定禁止採集、加工、收購和銷售菜,並要求行政區域內重點出入通道設置臨時檢查站,查堵外出或者進入草原地區採集菜的人員。第四十九條更規定違反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集、收購、加工、銷售髮菜,由有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可以判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判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給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  寧夏回族自治區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 2005 年11月14 日至16)審議通過了《寧夏回族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條例明確規定,禁止採集、加工、收購和銷售菜。違反規定在草原上採集菜、濫挖固沙野生植物或者從事破壞草原植被的其他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判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9.  雖然全國已禁菜,但因菜同“發財”諧音,中國人尤其是廣東人仍然大量吃菜,節日的消耗更甚。香港的酒樓十居其九都有“發財好市”的供應。這樣的消耗直接鼓勵非法採摘菜的活動,令全國禁菜”的規定失效,與國家控制沙漠化的政策措施背道而馳。


因此,香港可持續發展公民議會要求香港政府在世貿談判中採納以下明確立場:


1.         在世貿組織的貿易與環境委員會中,提出限制魚翅貿易的議題,使世貿規則符合保護瀕危動物的原則。


2.         在世貿的框架上,從速訂立禁止輸入髮菜的本地法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