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

重建或更新:舊區發展的迷思?

(原文刊載於200710月 經濟一週)


在過去數周,市區重建局接連宣佈了兩個大型的重建計劃。一個是中環卑利街及嘉咸街一帶的三十七幢戰前舊樓;另一個是俗稱「波鞋街」的旺角洗衣街重建項目。


坊間爭議最激烈的是重建帶來的利益分配:究竟樓上住宅的居民是否能盡快得到搬遷賠償?樓下商戶互是否能夠得到繼續經營或重建後原址經營?這些爭議自然重要,但我們似乎陷入了只見樹木不見林的現象:究竟為誰重建?為何重建?如何重建才能帶來最大的整體社會效益?


在歐洲,近年來興起了一個新的城市改革運動,統稱之為「可持續社區」運動。這個運動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市民樂於安居、商界樂於投資、並讓年青人充滿發展機會的社區。


可持續社區的定義可分為八個範疇:良好管冶、交通發達、優質服務、關顧環境、公平共享、蓬勃經濟、優質建築、和本土文化特色。


超過三十個歐洲國家的專家去年底召開會議,研究在全球化格局下對城市發展帶來的新挑戰-人口變化、資金流動、勞動力遷移等種種現象使城市發展的規律更難捉摸。為了推動可持續社區便需要為各個層面的市民、專業人士和政府官員裝備新技術和新知識。


回頭看香港,市區重建局聲稱採用四大業務策略(4Rs),即重建發展、樓宇復修、文物保育及舊區活化,全面引發市區更新的潛力。可是市建局從沒有具體說明採用這些策略希望達致的政策目標,與國際潮流所推崇的可持續社區是否吻合?


只有策略、沒有目標的重建計劃,究竟會得出什麼結果?


當然、對市建局來說,一個不言而喻的內部目標是財政穩健、減低風險,所以為每個重建項目發掘「經濟潛力」便變成了一股龐大的推動力。既然建設可持續社區的政策目標既非用以量度業務成敗的指標,市建局便難免日漸荒腔走板,變成一頭跑進瓷器店的蠻牛。


市建局「挖潛」的技倆是圈定一個大範圍重建區,把原有舊樓宇中間的街巷和公共空間也計算入地盤面積,然後用盡地積比率。結果建成的龐然巨物,使舊區小街小巷,充滿生氣的風格蕩然無存。


就以波鞋街和卑利街項目為例,不少專家指出市建局應該主動提出樓宇復修和更新活化的方案,而非一味向居民商戶推銷拆卸重建的選項。事實上、只要設計得宜,更新活化同樣可以滿足部分居民獲得搬遷賠償的願望。市建局斥資收購舊樓,既可以拆卸重建,亦可以復修後再出租轉讓,但後者卻有更大機會保留原區特色和文化價值,以及強化原有的社區網絡。


按照現在的發展邏輯,我們只會見到更多千遍一律的朗豪坊、中環中心和帝后華庭。蘭桂坊、史丹頓街、喜帖街、太原街這一類興旺蓬勃、有本土特色的舊街道便不可能在重建區內出現。這是我們樂見的社區、符合公平共享的原則嗎?


看來,是時候為蠻牛套上枷鎖,使之變成默默耕耘的耕牛,為建設可持續社區盡心盡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