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結伴成長、得道多助


我是香港大學一九八零年代的畢業生,先後完成了工程學士和城市研究碩士的課程。畢業二十多年,我深深體會到在過去約四分之一世紀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像我這樣出身清貧的大學生,全仗一個慷慨的香港社會,才獲得了最寶貴的上進機會。作為受益人,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致力回饋社會,是理所當然的。


二零零五年是我屆港大同窗的畢業銀禧紀念,按照港大傳統,每年慶祝畢業銀禧的校友都會捐款予母校,並多以指定用途的方式,或為母校增添設備,或為特定項目提供經費等。承蒙同學推舉,我當了1980屆銀禧紀念籌委會的主席。就在這個時候,本港的社福機構披露了令人既驚愕又擔憂的現象 ─ 香港經濟繁榮的背後,竟有四分之一 (超過二十萬人) 的兒童和青少年,生活在貧窮線下,既缺乏參與課外活動和社會認知的機會,也欠缺與外界的接觸;如果情况持續下去,香港社會將出現跨代貧窮的現象。試想一大批資質無缺的青少年,因成長時的不足而喪失了許多個人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會是多麼可惜的事,會是多麽重大的社會損失!有感於此,我決定一反港大傳統,利用那次畢業銀禧紀念的機會,號召校友,一致「向外」,發起一個鼓勵港大校友面向社群,回饋社會,扶掖缺乏發展資源的年青一代的計劃,並取名為「結伴成長計劃」(The Growing Partners Project)


在一眾「心中仍有一團火」的同窗的支持下,「結伴成長計劃」由構思、籌款、宣傳、策劃、招募以致落實,在幾個月內順利完成。我們將所籌得的一百三十多萬元捐款,全數委託香港小童群益會,為計劃提供專業社工、統籌工作和運作基地,並以九龍東的中學為試點,全面開展了這個為期三年,以三百對港大校友 (我們稱為「藍朋」) 和區內清貧家庭的青少年 (我們稱為「青友」) 互相結伴為服務對象的計劃。其目標是透過跨世代、跨背景的交往和分享,拓闊青少年的生活視野,提升青少年的自信心和做人處事的技巧,協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轉瞬間,由2005年暑假至今,計劃已經走過了兩年多的歲月,在本年底便圓滿 (而且超額) 完成任務。每次看到參加過計劃的青友們,由害羞、內向的初中生,變成成熟自信、積極主動的高中生,心中總有說不出的欣慰。雖然不敢說他們的轉變完全是拜「結伴成長計劃」所賜,但卻深深令我體會到青少年如果在關鍵的成長期,得到成年人以身作則的感召,與他們一起分享和分擔人生歷程的喜怒哀樂,就可以發揮「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積極作用。想到當年一念之舉,竟然獲得幾百位素未謀面的港大校友熱誠支持,以一己的無私奉獻和無盡愛心,令「結伴成長計劃」開花結果,足以証明在物質掛帥的香港,當仁不讓者大有人在,也說明了吾道不孤,這不是很叫人興奮嗎?


感謝當年一眾出錢出力促成這個計劃的八零同窗們,感激幕後一眾不斷完善計劃的督導委員會義務成員和專業社工團隊,也為那一大群關懷弱勢社群、身體力行為香港社會栽培明日棟樑的校友喝彩!


(後記「結伴成長計劃」可以說是得道多助,在計劃本來要功成身退的時候,再次獲得有心團體的支持和響應,撥款予以持續發展。下一步是向有天水圍進發,希望我們在九龍東的成功經驗能夠再次派上用場,為該區的青少年帶來一些不一樣的社會服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