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管治意志衰敗的先兆

[刊於2009年1月22日,信報《專業眼》專欄,第9版]


「他們別有一番奇怪的悖論:他們決定不作決定,結論是不作結論,堅定地猶豫,硬淨地軟弱,強勢地無能!」這是邱吉爾在歐洲戰雲密佈時對當時英國政府作出的批評。上週曾蔭權宣佈推遲政改方案,擱置一切有爭議的政策;以上述評語用於尚餘三份之二任期的曾班子特區政府,恐怕離事實不遠。


根據曾蔭權的邏輯,特區政府要應付金融海嘯,必須心無旁鶩,社會才能同心同德;只顧經濟,不管其它。這項推論包含了一個任何現代政府,包括馬克斯主義者也不會認同的假設:經濟可以跟社會、環境和政治發展完全割離,猶如在賽車場上互不相關的跑車隊,先把死火的「經濟車」修理好,便可以跑贏大賽,其他跑不動的「政治車」、「環境車」就讓它們放在維修場內,眼不見為妙。


本週就職美國新一任總統的奧巴馬,早已對這種「先經濟、後其餘」的思維作出大力的鞭撻。他在競選時已經指出,金融海嘯並非一個歷史的意外,而是由華盛頓和華爾街的貪婪和卸責所致。因此,對付經濟危機便要改革政府的浪費和濫權,更要改革政治和經濟體制的遊戲規則。


奧巴馬提出的綠色新政,不僅要創造三百多萬個新職位,更涵蓋了多項社會發展路向的變革,包括大力投資可再生能源、興建一個能夠靈活節能的聰明電網、資助生產環保車輛、支援低收入家庭、改革醫療保險體制等一系列大手術。他更在上週末開始就職火車之旅前宣佈發起一個「為美國組織起來」(Organizing for America)的全民運動,力圖打破政治的傳統格局。


宣判香港只退不進


沒有人期望曾蔭權能與全民普選出來的奧巴馬相比,但在任期還未到一半的情勢下,便自動放棄帶領社會向前的權責,著實令人痛心。曾班子可以不惜違反競選承諾,推遲政改方案,但要避開政策爭議便變相宣判香港只退不進,試問港人在全球競爭下如何不節節落後?


例如近日引致民怨沸騰的新界東北和將軍澳堆填區爭議,便是曾班子拖延苟且招致的惡果。打鼓嶺和將軍澳居民聯同環保團體齊聲反對堆填區擴建。其實這個問題早在九十年代已經由專業人士提出,至2005年,當時由曾蔭權擔任主席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專家協助下取得多數持份者的共識,制定了全面的「固體廢物管理策略」。


這些策略包括源頭減廢、落實生產者責任制、家居垃圾隨袋收費、扶持回收再造業、創造綠色職位、發展循環經濟、並在大幅改善減廢和回收機制的前提下興建以垃圾發電的高效焚化爐,使堆填區不再成為棄置廢物的主要歸宿。如果這些策略得到落實,香港便可以與先進國家看齊,毋須犧牲珍貴的土地資源作垃圾堆填。


可惜四年下來,政策兜兜轉轉,連生產者責任制中第一項的膠袋徵費也未見開展。家居垃圾收費暫緩討論,回收再造業因市場波動叫苦連天,只見每天數以噸計的可回收廢紙和膠料送進堆填區,興建垃圾焚化爐更遙遙無期。香港的環境資源卻一天一天地損耗,本來在可持續發展策略下理應開創的商機和就業職位也白白流失。曾班子會向港人問責,賠償損失嗎?


管治衰敗成惡性循環


固體廢物策略失誤只是無數特區民生、環境和政治議題的冰山一角,全社會為曾班子患上「決策癱瘓症」所付出的代價實在罄竹難書。


特區政府把制訂政策所必須經歷的持份者角力視為爭議,是管治意志衰敗的先兆。曾蔭權要避開爭議,不但顯示他沒有信心在社會上凝聚共識,更表示他不願觸碰各種特權利益,變相宣佈政府在餘下三年不會是公眾利益的捍衛者。最吊詭的是:一旦各既得利益者看穿了政府的管治意志消沉,他們的最理性選擇便是「企硬」,以保障自身利益。如此下去,社會共識更難形成,政府更呈弱勢,管治衰敗便成惡性循環。到頭來,連曾班子對付經濟危機所需的全方位策略也只會落空。


邱吉爾在二次大戰前的評語還有以下一段:「這個拖拖拉拉、半上半落、以拖延為權宜之計的時代即將結束。代之而來的是一個需要面對後果的年代。」但願曾特首明白,要面對後果的不僅是個人,更是香港發展的前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