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揭開「土地荒」的遮醜布



香港「人煙稠密、地少人多」——這是我們從小學開始被老師植入腦海的第一課。我們不假思索,幾乎把這段描述等同「地球是圓的」一般的真理。殊不知這段貌似中性的地理描述,對香港的政治生態發揮了奇妙的作用: 它不僅讓統治者避開政治地雷,更為逃避基本公共責任找到絕佳的藉口。英殖政府如此,今天的特區政府更變本加厲。


只要大家對這段「真理」深信不疑,便會以為香港鬧永恆的「土地荒」,所以香港人須承受無可奈何的苦果:空間匱乏所以必須忍受斗室蝸居、缺地建屋導致樓價升、無處發展以致被迫在維港填海和鄉郊填埋——一切都只得逆來順受,誰叫香港是個無法伸展的「土地侏儒」。


且看這所謂「真理」背後的數字:全港700 萬人中約有一半人口住在公屋或居屋, 這些公營房屋只佔全港1100 平方公里土地的1.4%,私人樓宇則佔地2.3% , 另加丁屋和村屋佔3.1%,即全港住房用地共佔6.8%,加上工商業用地和道路基建等設施,也只是用了兩成土地,足見我們不是擠得要命,但特首卻說找地建屋非常困難。


再看清楚一點:除了兩成已發展土地,郊野公園佔地約四成,耕地、魚塘、水塘和濕地共佔約一成,即使扣除小量生態敏感地段,全港仍然有兩成多土地有發展潛力,比現已開發的全部土地還要多。按照政府研究,到了2030 年,本港人口有840 萬,但只要多開發2%土地,便足以應付衣食住行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毋須填海或破壞生態環境〈註一〉。


那麼,正當全城熱烈討論如何復建居屋和破解「房奴」陷阱之際,為何經濟動力和民建聯馬上提出徵用郊野公園或毗連土地,梁振英又拋出填海願景,發展局明知遠水救不了近火,卻高調宣布研究開發岩洞?他們的動作顯然無關地理環境的局限,而是精心計算的政治表態。


復建居屋何愁缺地


誰擁有最多可供開發的土地?除了政府之外,五大地產商坐擁1300 公頃土地儲備,以新界原居民為主的地主則擁有約700 公頃棕地(即半開發的貨櫃場、回收場和非法堆填地段),兩者加起來約2000 公頃,剛好是全港土地的2%,足夠全城未來20 年使用。


就以替居屋覓地為例,政府只需把預留給「置安心」計劃的5000 個單位更改,再把4 幅前公營房屋地皮(包括何文田、山谷道、北角和竹坑)的一半面積改建居屋,便已經可以從2014 年起提供11,400 個單位〈註二〉。但政府目前的意向是將這些地皮拍賣或交給港鐵興建私人豪宅,相當數量的單位要推遲至2024 年才落成, 究竟特首是要解決房屋短缺,還是配合地產商囤積居奇?再聽聽房屋署長志高的偉論「居屋最樂觀也要7 年才建成」,便明白到「拖市民所急」已經變成特區政府的基因。


官商兩利掩蓋矛盾


英殖政府深知,與新界原居民因收地而硬碰,是可免則免的政治地雷,但儘管如此,當它要興建沙田、大埔等第一代新市鎮時, 還是給盡甜頭(例如換地權益書),幾乎成為尾大不掉的包袱。今天特區政府索性以「土地荒」為由,對新界棕地視而不見,避開政治地雷,更藉此拒絕履行協助市民安居置業的責任。什麼復建居屋、增建公屋之議,都被高官一句「覓地困難」推搪過去。建制派眼見壓力太大,乾脆把矛頭指向爭議極大的填海和進佔郊野公園,千方百計迴避核心矛盾。


但另一方面, 政府以「公私營合作」為幌子,選擇一些已被大地產商收購的農地開闢新發展區(例如粉嶺北馬屎埔村已被兩大地產商收購),實行官商兩利──官家不用出面收地賠償,地產商又可名正言順改變土地用途,把幾十元一呎收購回來的農地轉換成幾千元一呎的豪宅。官商合作揮動魔術棒,只害苦了夾在中間的村民租戶和白白被犧牲的優質耕地。在曾蔭權治下, 「土地荒」已經變成一幅多功能的遮醜布:因為「土地荒」市民無奈要「捱貴租、住房」,因為「土地荒」市民要接受比珠三角人均居住面積小一半的蝸居,因為「土地荒」市民眼見本地農業萎縮日甚一日,因為「土地荒」市民要容忍政府把房屋問題一拖再拖。


揭開這塊遮醜布,你會驚嘆香港原來是「土地富戶」,卻被形形色色的「政治侏儒」霸佔了高地,不惜用謊言掩蓋規劃失誤和利益關照。唯有揭開這塊遮醜布,社會才能建構一套粉碎地產霸權的願景,向當權者問責:為這一代善用土地、讓下一代公平發展。


認清前路,還不開步走嗎?〈註一〉政府規劃署《香港2030:規劃願景與策略》第13.4.28 段〈註二〉公民黨《復建居屋建議書》www.civicparty.hk,2011 年6 月20日


作者是公民黨副主席


[刊於 明報 2011年6月30日]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工程界 要求政府撤回立法會「替補機制」

今天一群工程界專業人士發表聯署聲明,要求政府撤回「立法會替補機制」方案,重新面諮詢公眾。


本身是工程師的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表示:「即使政府作出小修小補,今次提出的方案仍然犯了「三違反」的大忌:


(一)違反程序公義,未有諮詢公眾;


(二)違反選民意願,令替補人選不能反映議席出缺時的選民意願;


(三)違反專業核心價值,特別是專業人士珍惜的「公正持平」原則。所謂修改只是「假讓步,真削權」。


工程師林禮昌表示已在今天正式去函何鐘泰議員,要求他解釋為何在未有咨詢工程界的情況下支持政府方案。他同時亦去函香港工程師學會,要求學會召開大會收集會員意見。


工程師何國強表示,從今天起會邀請工程師聯署聲明 ,並在7月13日立法會表決議案前將收集的意見提交政府。


以下是 工程界「維護公平選舉制度」聯署聲明 (中英文版) 


工程界「維護公平選舉制度」聯署聲明 


我們是工程界專業人士, 對於政府在未有諮詢公眾的情况下,提出「填補立法會出缺議席的安排」,廢除補選,並強行倉促立法,深感不安。


儘管我們各自對政制發展可能有不同立場,但維持一套公平選舉制度,是讓市民自由表達多元意見的必要條件。我們認為政府的建議,違反專業人士「公正持平」的核心價值。


這套草案一旦實施,將會:


1.   剝奪市民的投票權及補選時的參選權; 


2.   無法公平公正地反映選民意願。


因此,我們要求政府撤回草案,進行全面諮詢。


我們同時要求代表工程界的何鐘泰議員,切實反映工程界維護公平選舉的立場,不能因政府施壓而放棄專業核心價值,違背公眾利益。


歡迎工程界人士聯署,請登入http://www.ipetitions.com/petition/protectfairelection2/


A Joint Statement by th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in support of Fair Electoral System


As professionals from the engineering sector, we are deeply disturbed by the government’s proposal on Legco by-election arrangements and its stated wish to push through the relevant bill without public consultation.


Even though each of us may hold different views 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we are convinced that maintaining a fair electoral system is an essential pre-requisite for all citizen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freely in a plural society. We believe the government’s proposal is in viol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balance” – core values deeply treasured by professionals.


If implemented, this proposal:


1. will take away people’s voting rights and their right to stand as candidates in by-elections;


2. will be unable to fairly reflect voters’ preferences.


We therefore request that the government withdraws the current proposal and commences a full consultation.


We also demand that Dr Raymond Ho, Legco member of the Engineering sector, upholds engineers’ stance in support of fair election, and not to abandon professional core values or act against public interest in the face of government pressure.  


Engineers are invited to sign this joint statement by clicking http://www.ipetitions.com/petition/protectfairelection2/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政府山關注組發表研究報告 揭政府賣山五大錯亂

新聞稿


關注組發表研究報告  揭政府賣山五大錯亂 


由20個民間團体組成的政府山關注組本月初向城規會提交研究報告,力陳多項理據,駁斥政府的賣山計劃,揭露當局為求趕及在明年任期屆滿前向財團割售政府山,不惜公然違反承諾、濫用程序、扭曲顧問意見、隱瞞諮詢結果等等,涉及多項行政錯亂,恐令廣大香港市民損失重要的歷史地標。關注組要求當局即時取消賣山方案,認真保育屬於市民的文化遺產。


關注組年初向城規會正式申請,將中區政府合署東西座及終審法院大樓一帶劃為歷史專區,爭取全面保留作永久公共用途,並設立保育及發展限制,禁止賣地,以保障市民的公共資產。建議於公眾諮詢期內獲2000多份市民及團体意見書支持。


關注組的研究發現,當局五年前在爭取立法會及市民支持興建添馬艦新政府總部時,曾發表保育政府山的承諾,當時的行政署長謝曼怡在報章發表聲明,表示「理解政黨、中西區區議會及關注團体希望保育政府山上現有建築群的共同願望...任何改動必先諮詢公眾意見...而有建議在此設立博物館展示香港政府歷史,必會列入討論選項。」(全文見研究報告第20章)


錯亂1:違反承諾


當局去年九月宣佈賣山起商厦的單一發展方案,發展局局長、財政司長以至特首在不同場合均高調揚言將賣西座起甲級寫字樓,製造既定事實,並無給予公眾其他方案討論,在宣佈前亦從未諮詢公眾意見。當年的保育承諾原是一派謊言,政府誠信破產。


錯亂2: 扭曲顧問意見


當局聘請英國顧問為中區政府合署作歷史及建築評估,顧問在報告多次建議設立特別保育區 (Special Protected Area)完整保護政府山上的低矮建築及林木地帶,並指地段不宜作商業發展,因會貶低建築物及用地的歷史价值(顧問報告p.3)。政府對此隻字不提,只是斷章取義指顧問說西座建築价值最低,因此可以清拆及變賣。顧問在報告第5章5.5.2(p.146)指「重建用地西端是基於財政壓力,否則整個西座地段可改作公眾花園」,正正道出政府賣山基本上是不必要及不恰當的舉動。在庫房水浸的情況下草率賣掉香港市民重要的歷史文化地標,屬嚴重行政失當。


錯亂3:拒絕公開公眾諮詢結果


政府在去年九月宣佈賣山方案後始進行兩個多月的「公眾諮詢」,至今半年已過但一直拒絕公開諮詢結果,關注組早前向立法會申訴部投訴並要求公開資料,至今仍未有回覆。


錯亂4:濫用城規程序打壓民間申請


關注組的保育規劃申請在城規會受不公平對待,包括被縮短回應時間(由標準兩個月縮短至一個月),而團體要求民間與政府方案同日同場審議亦被拒,反映政府不欲讓城規委員同時考慮替代方案。城規會秘書處早前要求民間方案必在七月審結,估計是欲先「解决」民間方案,再推政府方案上馬。為此關注組向秘書處作出強烈抗議,並遞交極為詳盡的研究報告,始能爭取聆訊會議在八月舉行,但仍未能與政府方案同步審議。


錯亂5:主席涉角色衝突


城規會秘書處今次將是項民間規劃申請提升至由城市規劃委員会Full Board審議,該會主席是主力推銷賣山的最高層港府官員之一、發展局常秘周達明,明顯有極嚴重的角色衝突。早在去年11月5日的城規會議(當時政府方案仍在諮詢公眾),周達明涉引導委員在會上作出支持政府賣山方案的結論(當日有正反意見,亦有很多提問)。關注組要求周達明在審議民間方案時避席,避免角色衝突影响判决,竟遭當局反對,堅持會議由周氏主持。


基於上述問題,關注組嚴正抗議當局多項行政錯亂、顛倒是非、濫用權力,要求港府臨崖勒馬,取消賣山計劃,以保障港人寳貴的公共文化資產。關注組將堅持爭取在城規會有公開、公平及公正的審議,特別是要求獨立的主席及秘書處。最後因提交研究報告而爭取到三個星期的公眾諮詢期,關注組呼籲市民支持民間保育方案並向城規會提交意見,諮詢期至今年75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回應特首曾蔭權的「深思」挑戰

行政長官曾蔭權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中,以引述他人意見的方式,聲稱「部分政黨、政客在大型基建項目快將上馬之際,借環保、保育之名,利用法律程序或其他手段加以阻撓,為求達到一己的政治目的,不惜損害香港整體和長遠利益」。他並且要求市民大眾深思「那些阻撓基建工程的政黨、政客要追求的,究竟是環保、是保育,抑或是拒絕經濟發展、拒絕創造就業、拒絕香港與內地進一步融合?」民建聯議員和應,暗示公民黨和筆者,正是特首口中的罪魁禍首。

在政府就港珠澳大橋司法覆核申請上訴之際,曾特首發表上述言論,有違法治精神,社會上已有公論。但我們願意心平氣和,反思曾蔭權的論述,超越政治立場,明辯香港前途。

 

歸納言之,曾蔭權的言論帶出了3 個問題。

 

一、環保會否阻礙經濟發展?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3 月提出「徹底轉變唯GDP 的觀念」,他強調,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不斷地增加經濟總量,但是這種總量的增加是不能以過度地消耗資源、能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那樣不僅不可持續,而且會給我們子孫後代造成影響」。按照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石建勳教授的解說,中國政府正在引導經濟從「量的增長」向

「質的增長」作根本轉變〈註一〉。

 

香港是中國境內最發達的城市,最有條件追求「質的增長」,而環境保護正是必要的手段。

 

港珠澳大橋建成後,若果政府不理法庭裁決而一意孤行,每天將有幾萬輛車過境而沒有任何防污管制。大量過時的「墨魚車」,可以在珠海入境前注滿便宜兼汚濁的燃油進入市區(廣東省出售的柴油含硫量比香港高40 倍),已經污染爆燈的中環、銅鑼灣和旺角屆時如何負荷?過境車輛愈多,曾蔭權口中的經濟發展愈成功,但這是香港人樂見的「增長」嗎?

 

過去5 年香港因為空氣污染導致的經濟損失共837 億元,提早死亡的市民共4960 人〈註二〉。5 年前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建議政府動用500 多億元,全面推行幾十項措施,徹底控制香港境內的空氣污染源。特區政府不理睬,但假若這500 多億元能夠挽回三分之一的經濟損失,每年投資回報已逾10厘,遠高於把財政儲備存放在金管局所得的回報。

公民黨多年來苦口婆心,敦促政府下決心投資於清新空氣,為建設大型基建解除主要的環境瓶頸〈註三〉。

事實俱在,一個聰明的政府,可以把環境保護變成推動經濟發展的手段。正如英國倫敦市,在上世紀50 年代因毒霧和泰晤士河的污水而臭名遠播,但多年來下決心投資環保,尺度遠比香港嚴格。另一個例子是韓國總統李明博,他擔任首爾市長時,力排眾議將清溪川的環境徹底根治,令全市煥然一新。環保不但沒有拖垮倫敦和首爾的經濟,反而成為她們在國際上競爭的優勢。

 

二、中港融合應否不惜代價?

 

在曾蔭權口中, 「中港融合」儼如聖旨,不准質疑。但官方鼓吹的中港融合究竟是什麼貨色?說穿了只是大搞跨境基

建,對於法制和人權等有利兩地人民的「軟件融合」,則絕口不提。

以橫跨后海灣的西部通道為例,政府投資78 億元,2003 年開工,2007 年通車,沒有因環保問題阻延。今年車流量約每天9000 輛,只是原來預計流量的兩成,還有剩餘能力每天7 萬輛。若果以金管局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5.9 厘計算,加上營運費用,香港市民正在每年補貼逾5 億元。儘管如此,為了額外增加每天2 萬輛車的過境能力,政府準備花過百億元在明年興建全新的蓮塘口岸。

 

不計成本的「凡是派」會說,即使今天使用率偏低,明天使用率會上升,跨境基建是策略性投資。驟聽言之成理,但大家只要問一句:若果政府在8 年前先把78 億元資金拿來興建居屋1 萬間或公屋2 萬間,待有足夠過境車輛需求量才興建西部通道,豈非兩全其美?

 

當權者不惜代價「超前建設」,是刀不血刃地剝削了大多數市民。建制派製造基建延誤的假象恫嚇市民,只是突顯出政府無心投資於民生項目,拒絕創造多元化的就業機會。

 

美國銀行美林證券發表報告,新加坡今年第一季的國民生產總值為639 億美元,歷史上首次超越香港近一成。分析員認為香港落後的原因,包括空氣質素惡化和過渡倚賴金融業及「中國因素」。建制派堆砌的「狹義中港融合」願景,會否削弱了企業轉型的動力和令政府不思進取?這的確值得社會深思。

 

三、政黨協助市民司法覆核是否別有「政治目的」?

 

什麼是「政治目的」?這個中性的名詞,被暗喻為「不可告人的陰謀」。其實司法覆核只是市民通過司法程序,尋求糾正政府違法行為,整項程序由法庭主導,嚴守公正透明的原則,全部在陽光下進行。若果申訴人沒有政府違法的理據,法庭從一開始便會拒絕審理。指摘政黨濫用司法程序,等同指摘法庭變成政治工具。

 

當小市民的權利受當權者踐踏,負責任的從政者提供協助,使脆弱的大衛能夠面對力大無窮的哥利亞,扳回一點勝算,正是法治社會的最後一道防線。政黨在社區的功能猶如消防隊,誰願意養活一班平日派糉派米,卻在大火時不敢破門入屋救人的消防員?

 

在港珠澳大橋官司,公民黨員協助東涌居民的政治目的就是提醒政府守法,保障市民健康,促進可持續發展,正好與溫總倡導的「徹底轉變唯GDP 的觀念」不謀而合。反觀建制派歇斯底里的反應,他們是否亟欲將「黨大於法」的觀念移植來香港?

 

香港沒有經濟衰退,但正在經歷一場全民受害的「社會衰退」:污染惡化、貧富對立、樓價失控、社會不公的怨忿加劇

〈註四〉。可惜曾蔭權政府把經濟增長奉為神明,對社會衰退卻未有對症下藥。

 

今次事件引發出兩項左右香港前途的課題:如何防止行政機關為達政治目的而衝擊法治?如何促使當權者正視社會衰退並設定「質的增長」為政策目標?這是香港人不能迴避的挑戰。

 

作者是公民黨副主席

 

〈註一〉《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 年3 月16 日

〈註二〉香港大學達理指數http://hedleyindex.sph.hku.hk/home.php,包括2006 年5 月30 日至2011 年5 月30 日的實質損失及無形損失

〈註三〉公民黨《綠色新經濟》行動綱領,2009 年3 月

〈註四〉On "social recession" see Well-being,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recession ,Jonathan Rutherford, 2008 and 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 , Tim Jackson, 2011

 

[刊於 《明報》2011年6月8日]